马克思主义学院各教研室和党史党建中心开展集体备课

  • 邹铭
  • 日期:2025-09-12
  • 127

       近日,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求,为促进课程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深度转换,进一步切实提升的教学质量,切实提升本硕博思政课教学质量与育人实效,按照马克思主义学院整体工作安排,在学院统一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集中备课的基础上,学院各教研室、党史党建研究中心集中举办了形式多样的专题备课会。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组织了各专题的备课会,授课老师对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等资料,重新梳理、打磨课件相关内容,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吸纳“新时代首都伟大变革与成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数据库提供的素材,授课老师充分讨论了新版教材更新内容,“两弹一星”精神、科学家精神融入课堂教学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根据本科生实际情况和课程反馈,重新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重点和教学方法;针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等相关专题的教学设计与重难点突破,结合最新版教材和教学大纲,从教学目标、逻辑结构、理论内涵、案例选取、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尽说课,并重点分享了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相对抽象理论问题的教学设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教研室聚焦《新思想与新科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等专题,以及《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当代科学技术、当代生态文明、当代经济建设、当代社会问题等专题组织开展备课,将时事热点融入思政课教学中,进一步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

       党的建设教研室及党史党建研究中心就研究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与全面从严治党”专题、《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的“当代社会主义”专题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课《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进行集体备课。王庭大研究员结合阅兵观礼和观看“正义必胜”文艺晚会的切身感受,深入阐述了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他强调,要始终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要求,将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既要确保基本概念的准确,又要注重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组织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等专题的线上和线下备课,就最新时政热点的融入进行了研讨,并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专题教学的内容,已完成政策解读与课件准备工作。

       与此同时,马院教师还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等专题召开备课会。多位教师围绕如何讲好本科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硕士研究生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以及博士研究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等不同课程的生态文明专题,结合教学实践,分别从内容更新、精神融入、科技结合、理论梳理、热点引入、因材施教等维度分享见解,各位教师的观点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补充,形成了一套涵盖内容更新、精神融入、理论支撑、方法优化的生态文明教学优化方案。

       李和风院长在出席各个教研室备课会时强调,要继续优化有关课件,要善于运用生动案例、视频资料和互动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要参考最新权威资料,优化课件结构,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政治性、思想性与时代性,不断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努力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